2012 年 10 月 29 日

世界第一大能源輸出港秦皇島港邁向現代化生態港口

日前,記者驅車行駛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南部秦皇島港區的海岸線上,映入眼簾的是蔥蘢的樹木和花草,組成了防煤塵林帶和花園港區。步入港區,星羅棋布的煤炭堆場、卸車裝船現場,一番別樣的景緻。秦皇島港每年有2億多噸煤炭裝船下水,裝卸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起塵現象。多年來,秦皇島港採取高效的防治煤塵污染措施,實現了"增產減污",港區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,海水水域質量達到國家一類標準,港區綠化覆蓋率達37.4%。

能源大港增產減污

秦皇島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輸出港和第一大散貨港,煤炭下水量佔全國沿海港口總量的近50%。同時,港口又毗鄰市區和著名沿海旅遊避暑勝地北戴河。

"環保和生態是港口生死存亡的大事,要先環保後生產,打造綠色的現代化生態港口。"河北港口集團和秦皇島港股份公司董事長、黨委書記邢錄珍說。

為實現"增產減污",秦皇島港始終堅持港口建設發展和環境生態保護同步推進。秦皇島港在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,認真研究污染防治措施,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防污技術,將港口自身研究成果推廣運用到新項目中,保證建設項目防污染措施的系統性和防污染技術的先進性,從而有效控制了新增污染源污染物的排放量。近十年來,秦皇島港用於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的資金達7.4億元,港口綠化面積達186.6萬平方米。今年暑期,港區降塵指標較去年同比下降31%,港口海域岸邊油平均值較去年同比下降15%。

科學管理助力環保

秦皇島港通過科學、規範的監測制度與檢測手段,為環境管理提供了大量客觀真實的數據,反映了各階段環境管理與污染治理的成效,成為指示港口環境管理成效的"晴雨表"。目前,秦皇島港建設了覆蓋東、西港區,全方位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。

秦皇島港把優化生產工藝、降低裝卸生產消耗作為重點,不斷加大現場檢查力度、增強職工節能意識。同時,秦皇島港通過科學組織與專業指導,分階段實施了"工程減排"、"技術減排"、"管理減排",節能減排措施落實到位。

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,秦皇島港從總體環境保護管理、污染防治管理、污染源管理等方面開展了環保制度建設,形成了涵蓋煤塵污染防治、油污染防治、放射性污染防治、危險廢物管理等系統的環境保護管理體系。秦皇島港進一步強化考核管理制度,從區域環境狀況、污染物排放達標情況、污染設施運行情況、生產現場環境管理情況等方面對基層單位進行考核,並與工資獎金掛鉤。

加大投入創新技術

隨著港口通過能力的不斷提升,秦皇島港用於環境治理的資金投入也在不斷加大,"十一五"期間共投入資金6億元,用於完善防治污染手段、提高綜合防控能力,組織實施了多項粉塵、二氧化硫和污水治理工程。近五年來,秦皇島港先後進行了煤炭裝卸作業單機灑水系統改造、翻車機房高壓噴霧除塵系統改造、堆料機移動式取水裝置技術改造等項目。

秦皇島港煤炭堆場防塵網建設工程預計總投資達3.78億元,其中防塵網一期工程於2008年6月竣工。今年3月,總長760多米的煤炭堆場三期工程也全面完工,至此,防塵網總長度達2470多米,不僅創新了港口綜​​合防控手段,而且大大提升了綜合防控能力,使港口綜合除塵效率提高到90%左右。 2013年10月底前,秦皇島港將完成煤三期到煤五期及礦石東場西側防塵網工程,2014年將完成全部防塵網工程,將現有煤炭堆場及預留堆場全部圍起來,屆時,秦皇島港的空氣質量和環境質量將得到更大提升。

與此同時,秦皇島港積極引進節能減排技術,投資3600萬元實施中水回用工程,淨化的城市污水可直接用於綠化和碼頭除塵,日供水能力達3萬噸,年用量達300萬噸,確保港口在保持生產穩定的情況下,區域環境質量不斷提高,真正實現企業綠色、和諧、可持續發展。

秦皇島港因地制宜實施綠化,僅"十一五"期間綠化總投資就達2232萬元,有計劃、分階段地對重點區域、道路、庭院等進行大規模綠化建設和更新改造,新建和改建綠地675000平方米,在重點部位建設防塵林30餘萬平方米。山海關景區到海港區的必經之路、港口所轄範圍的龍源大道綠化面積達17萬餘平方米,不僅起到防塵的作用,而且美化了城市容貌。

(文章引述中國物流企業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