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 年 9 月 2 日

美歐經濟"第二次大收縮"

英國《金融時報》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•沃爾夫

8月份的市場動蕩告訴了我們什麽?我認爲答案是三件重要的事情:首先,高收入國家負債累累的經濟仍極度脆弱;其次,投資者對政策决策者解决這些難題的能力幾乎毫無信心;第三,在這種高度焦慮的時期,投資者更願意持有普遍認爲風險最低的資産,比如評級最高的政府所發行的債券——不論這些政府存在怎樣的缺陷——以及黃金。那些擔心通縮的投資者購買債券;害怕通脹的投資者買入黃金;舉棋不定的則兩者都買。但沒有什麽投資者或企業管理者願意承擔任何長期投資的風險。

那麽,歡迎進入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(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)高級研究員卡門•萊因哈特(Carmen Reinhart)和哈佛大學教授肯尼思•羅格夫(Kenneth Rogoff)所稱的"第二次大收縮"(the second great contraction)(第一次是指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(Great Depression))。末世情結不那麽重的人可能稱之爲"日本病"。

許多人在問高收入國家是否面臨"雙底衰退"的風險。我的回答是:否,因爲第一次衰退還沒有結束。正確的問題應該是,此次衰退或"經濟收縮"還會走多遠,以及持續多久。事實上,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,最大的6個高收入國家中,沒有一個國家的産出超過2008年危機前的水平(見圖表)。美國和德國接近危機前的水平,法國稍稍落後。英國、意大利和日本的産出則遠低于危機前水平。

權威的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(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)把經濟衰退定義爲"整個經濟中經濟活動的顯著下降,持續時間超過幾個月。"這一定義的重點在于産出的變動,而不在于産出水平。正常情况下,這種定義是合理的。但此次衰退幷不正常。當經濟經歷如此深幅的滑坡時,比如在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出現的情况(GDP從波峰至穀底的降幅,從法國的3.9%到日本的9.9%不等),未能使經濟回歸起點産出水平的擴張,將無法給人以復蘇的感覺。在失業率居高不下、就業低迷、閑置産能不斷攀升的情况下尤其如此。在美國,失業率仍然是危機前的兩倍。

經濟收縮的深度和復蘇的乏力,既是當前經濟疲弱的結果,也是其原因。說它們是結果,是因爲私人部門過度負債和疲軟的資産價格——尤其是房地産價格——結合在一起,抑制了需求。而說它們是原因,則是因爲預期中的需求增長越低,公司投資的意願就越低,放貸的意願也越低。這樣,經濟就無法實現"逃逸速度",由此面臨重新下滑的危險。

現在,在經濟持續疲弱的背景下,考慮一下人們眼前的政治圖景。正如我的同事菲利普•斯蒂芬斯(Philip Stephens)最近指出的,在美國和歐元區,面對事態的發展,理應負起責任的領導人——美國總統巴拉克•奧巴馬(Barack Obama)和德國總理安格拉•默克爾(Angela Merkel)——表現得都比旁觀者好不到哪兒去。他們兩人都成了局外人,在某種程度上,他們也確實是這麽做的。奧巴馬夢想自己是一個幷不存在的國家的總統。在他所幻想的美國,政客們用兩黨和諧來埋葬分歧。而實際上,他的反對者寧願美國失敗,也不願意他們的總統成功。同樣,默克爾正在要求同盟國遵從德國意願和同盟國對此的拒絕之間,尋求一種根本不存在的中間路綫。美國和歐元區都無法爲經濟快速恢復增長創造條件——實際上,它們正因無法就這些條件到底是什麽達成一致而陷入癱瘓,意識到這種現實,人們怎能不心驚膽戰?

(文章引述香港商報網站)